走出后现代的无底深渊

#005

"Know Thyself": A False Narcissistic Psychoanalytic Hysteria

「认识你自己」:一种虚假的自恋式精神分析癔症

作为后现代规训话术存在的「mbti人格类型」「星座学」

对新自由主义者自我标签化全面批判

我都不想骂这种挂着荣格心理学狗头的「mbti人格类型」是有多么的荒谬可笑,禁不起一点点的推敲,故本文的分析对象为新自由主义的泛文化现象及背后的意识形态建构。


照例,我们以一个苏联笑话开始:

在苏联时期,一位心理学家正在一家工厂里做心理学测试。他问一位工人:“你是什么MBTI类型?” 工人回答:“我不知道,我是社会主义者。

如果你真正了解荣格心理学,你就会发现所谓「mbti」就是一对自以为很懂荣格心理学的母女所创造出来的「前结构主义」规训话语。它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镜像式的理想认同(拉康的镜像理论已经多次阐释故不过多解释)。《破产姐妹》中厄尔的在评价报纸上的今日运势时的一段话能让我们了解到这一点: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mbti」贩卖的是一种资本主义商品逻辑


而这种消费的对象实则是主体自身,因为这种规训话语对外姿态是封闭的,阻止了主体与其他他者互动交流。而海德格尔「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便是这种规训话语最显著的后果。每个人都认为通过mbti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那么在他们心中他者就死亡了。法律、道德、传统一切都是值得否定的对象,因为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大他者编造的意识形态幻象。

不仅如此,这种规训话语对内的姿态也是封闭的。这里有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也很有意思:发明「mbti」的人宣称mbti是为了让人们在临床上更好的认识自己,但结果恰恰相反,mbti阻止了主体进一步认识自身的可能。在现实中,这种分类学的因果是倒置的,人们不是因为歧视黑人而成为种族主义者,而是因为成为种族主义者而歧视黑人。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拥有某些特性而自我定性为「INTP」,但会因为自己是个「INTP」会认为自己不会有与陌生人进行社会交际的可能。而其背后的是一种自恋式的逻辑链:因为我是xxx,所以我与众不同,所以我要按照xxx的行为方式生活。

更进一步,mbti的规训话语本质是一种「做自己」的意识形态谎言,这对于生活在后现代社会的普罗大众是包着蜜糖的毒苹果,其背后的事实是:资本主义看到过去的种种社会形态最后都以人们的主体性得不到承认而最终瓦解,所以就像伊甸园的毒蛇那样诱惑亚当和夏娃,承诺他们吃下这颗苹果就能得到「做自己」的权力。但事实上,主体并非像大部分人想的一样,「做自己」便拥有某种“主体性”了。正如拉康所说,主体只能是被划杠的主体,即分裂的主体。并非是意识创造了思想,而是大他者的语言创造了意识。可以说,「做自己」是大他者最大的谎言。

这里有一个值得庆幸的现实和一个更加令人沮丧的现实。值得庆幸的是,mbti的分类学不是「民族主义」式的,我们暂时看不到某个疯狂的独裁者叫嚣着要保持「ENTP」的血统纯正而屠杀其他15种人类;更加令人沮丧的是,「任何普遍性的建构之外一定要有一个独立于整个普遍性涵盖范畴的外部的视角才能确证其普遍性的合法存在」,如一个「INFJ」想要在自我意识中使自身合法,必须将「INFJ」的地位置于其他的人格类型之上。16个种类的分裂是迟早会到来的,而偏见和暴力总是从中诞生。

built with btw btw logo